重點機構:

易方達基金:黃豔

富國基金:張峰

上海運舟私募基金:王岩

調研摘要:

1、請問2025年訂單情況怎麽樣,各個項目進展順利嗎?

回複:公司安防手套業務運營態勢持續向好,目前在手訂單儲備充足。得益於年產7,200萬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項目產能爬坡釋放,及超高纖維在高端原材料供應的產業協同加持,公司安防手套接單能力增強,為業務的持續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產能建設方麵,公司現行3,0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已經滿負荷運轉,規劃新增投資12,000噸超高纖維產能,其中一期4,800噸為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建設進程,預計2025年9月有產能輸出;越南投資“年產1,600萬打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項目”進展順利,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衝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影響,目前,公司國際營銷團隊已經與多家境外客戶深度溝通,協商產能釋放及訂單承接事宜,預計2025年三季度首批產品即可投放市場;國內年產7,200萬打安防手套項目,隨著各項生產環節逐步磨合優化,部分產品產線已經穩定量產,產能正穩步提升,不斷向預期目標邁進;公司規劃投資的“年產11萬噸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膠項目”,為一次規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1萬噸已經於2024年8月開工,目前正按既定計劃進度穩步推進,公司力爭年底前實現符合設計性能要求的合格膠料穩定生產。謝謝!

2、國內安防手套的市場環境及底層需求如何?

回複:我國手部安全防護用品行業起步較晚,手部防護產品也主要是較為低端的棉紗類普通安防手套或一般性能的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價格較為低廉,防護性能較差。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法律法規的完善、人們安全防護意識和消費水平的增強,功能性安防手套對普通手套的替代趨勢顯著,功能性安防手套需求有望快速增長。

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廣泛應用於機械加工、汽車製造、建築工程、農業漁業、采礦冶金、石油化工、電子製造、戶外裝備、消防裝備以及軍用裝備等眾多領域,且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屬於易耗品,其需求量與下遊應用領域的生產強度、從業人數直接相關,市場剛性需求量較大,且市場需求隨下遊行業發展持續增長。以我國使用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最為廣泛的建築、采礦及製造業為例,根據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相關行業人均手部安全防護用品年耗用水平測算,我國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的潛在市場需求將超過300億人民幣,市場空間廣闊。

公司作為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的頭部生產廠商,曆經2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生產體係、銷售模式與管理經驗,堅信在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廣闊的市場空間內大有可為,將堅定不移的著力深耕安防手套行業,以精細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思路打造功能性安全防護手套全球領先品牌,做行業細分領域的冠軍企業。謝謝!

3、能介紹一下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人形靈巧手腱繩應用方麵的進展情況嗎,相關參數能夠達到客戶需求嗎?

回複:公司密切關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作為機器人靈巧手腱繩材料領域的應用發展動態,並持續加大開發投入,全力推進超高纖維在腱繩材料方麵的研發測試及前沿應用。公司研發團隊已經通過特定編織工藝開發出多款基礎腱繩測試樣品,並通過纖維表麵處理技術開發方案,以進一步提升腱繩與驅動係統的摩擦力和耦合性能,通過開發複合結構腱繩,提升抗蠕變和抗疲勞性能等等。經測試,公司樣品在破斷強力、伸長率等關鍵技術指標上達到了預期效果,相關參數能夠滿足性能需求。

目前,公司正積極與多家機器人領域具有領先地位和創新實力的公司開展對接,旨在共同推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機器人靈巧手腱繩材料方向的落地應用。需要說明的是,公司當前相關產品技術尚處於持續開發與市場開拓階段,暫未形成銷售訂單。同時,下遊市場需求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請各位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謝謝!

券商研報:

重點機構:天弘基金、興全基金、易方達基金、高毅資產、華夏基金、中歐基金

調研摘要:

問:在AI醫療領域,影像的識別是比較好實現的,在IVD行業,AI對行業know-how有效度的提升、AI商業化的可行性以及操作空間是怎樣的?

答:在IVD領域,亞輝龍專注於心肌、自身免疫、糖尿病等七大領域,有非常創新的指標及配套檢測儀器和平台,我們的發展戰略是圍繞儀器和試劑提供更好服務。不管是推出的間接免疫熒光判讀軟件,還是胰島功能評估軟件,都是希望可以提高產品價值。比如,間接免疫熒光判讀軟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產品應用性和競爭力,實現縣級醫院開展自身免疫檢測的需求,過去20年,由於專業人員的緊缺,自身免疫檢測,特別是間接免疫熒光方法的判讀基本隻能在三級醫院開展,公司的間接免疫熒光判讀軟件能促進風濕免疫科檢測需求釋放,提升檢測市場需求並助於產品進口替代。還有胰島功能評估軟件,既可滿足臨床檢測需求,也有利於帶動糖尿病檢測套餐的上量。另外,在檢驗科中,大部分操作通過數據方式整合,公司的智能實驗室信息管理係統用戶群體多為大三甲醫院,功能模塊多、自身產生數據多,有標準管理、檢驗管理、報告管理、微生物檢驗等業務模塊以及耗材、文件、設備、環境等管理模塊。與傳統LIS不同,傳統LIS可能更注重發報告,而公司的智能實驗室管理係統是通過數據溯源方式,在AI過程中,主要三大塊,數據、算力和算法,在數據層麵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特別是數據整理理和數據分析,將標本和報告整合實現溯源,有追溯係統和風險評估係統,能讓檢驗科人員花最少精力最快分析報告問題,使出具的報告更準確地輔助醫生決策。

問:亞輝龍海外業務去年Q4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什麽,是否意味著海外市場到了對國內產品需求快速增長的階段?

答:海外市場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亞輝龍也耕耘較長時間,而且海外客戶的習慣一般是選定一個品牌之後,他們不是特別願意去替換,所以進入市場需要時間較長,需要客戶接受我們的品牌,對我們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滿意,這個時間還是蠻長的,過去這些年我們一步一個腳印,Q4業績增長其實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主要是順勢而為,裏麵有三個大勢。一是中國崛起,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口碑不斷提升;二是亞輝龍在國內發展也非常快且好,產品力和質量不斷提升,大三甲裝機增多,市場口碑好;三是公司自身國際發展,過去這些年在品牌建設、服務和產品質量方麵提升到較高高度,利用品牌、服務和與代理商的合作,提升終端客戶和代理商對公司的信心,很多代理商已將亞輝龍業務作為第一核心業務。未來亞輝龍國際還會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很多代理商手上不是隻有一個品牌,可能還有我們競爭對手的產品,讓代理商把資源投到公司產品上麵,是我們持續要做方向。

問:亞輝龍作為硬件公司,在做醫療+AI方麵相較於軟件公司有哪些優勢?

答:亞輝龍不單純是硬件公司,亞輝龍旗下的亞加達已成立7年,從2018年做流水線設備(實驗室智能化操作係統)時軟件就已跟上,亞輝龍已做了七年軟件,因為每一個檢測結果需要形成報告,需要對數據進行分析,本身就是多模態。

關於亞輝龍與AI結合的考量和優勢,一是在自免、生殖和糖尿病等七大領域耕耘多年,自免領域已是國內領先的國產品牌,在產品數量、化學發光的證、裝機以及對頭部醫院和頂級學術資源的覆蓋等方麵在國內體外診斷公司中數一數二,通過較多的應用場景致力通過AI打破數據孤島;二是希望通過AI解決目前自身免疫檢測領域有經驗的醫生數量太少的問題,目前自免疾病治療市場是全球僅次於腫瘤藥物的第二大市場,規模超千億美元,患者人群龐大,協和2012年體檢篩查數據發現每6-7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自免診斷市場在中國還很小,2019-2020年20億出頭,現在二十多個億,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有經驗的醫生。目前閱片準確率已從70%左右提升到超過90%,誤差率小於0.3%,隨著訓練模型成熟,智能判別係統未來可進一步釋放醫生人力,讓更多時間投入到科研中,也使得基層醫院也能提供更準確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測,能夠極大激發自免市場活力。亞輝龍結合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的know - how、對創新靶點和生物標誌物的理解,我們有能力打造硬件加軟件的整體解決方案,更好服務終端客戶。

券商研報:

重點機構:嘉實基金、富國基金、中歐基金、華夏基金

調研摘要:

1、公司在RISC-V領域的技術、產品布局和進展情況如何?未來進一步的發展計劃是怎樣的?

答:國芯科技早在2017年便開始從事基於RISC-V 架構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基於開源RISC-V架構開發自主C*Core CPU,並將其視為實現公司技術突破與拓展產業應用的重要契機之一,公司已在RISC-V架構研發和產業化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公司目前在RISC-V技術和產品的布局和進展情況如下:

(1)已成功開發係列化的RISC-V架構CPU IP內核

作為嵌入式CPU技術上市公司,CPU內核的設計始終是公司研發的根基與重點。麵向物聯網應用,公司已開發出極低功耗的CRV0 和CRV4架構CPU。在CRV4 CPU基礎上,麵向麵積要求優化和功耗更低的應用場景,優化設計了CRV4L CPU。麵向汽車電子和工業控製的實時應用,特別是針對電機控製應用,公司擴展了DSP指令,設計實現了CRV4E CPU;對標國外的Cortex-M4 CPU雙核鎖步版本,完成了帶功能安全的CRV4H CPU研發,性能超越M4 CPU,且帶有全國產化的生態和開發環境。麵向計算密集的高性能計算場景,開發出了CRV5 CPU,CRV5 CPU專為計算密集型場景的MCU和SoC而設計。麵向高性能多核應用,成功推出了自主設計的 CRV7 多核處理器。CRV7對標國外的Cortex-A55,其性能超越A55,具備高性能、低功耗、高安全性等特點,工作頻率最高可達 1.5GHz,能夠為各類複雜應用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持。 近年來,為滿足AI技術的發展需要,公司開展了基於RISC-V指令架構的神經網絡擴展指令集架構研究,形成神經網絡處理器專用指令集,能夠支持神經網絡算法的加速處理,推出了CRV4AI CPU和CRV7AI CPU。

(2)立足信創和信息安全市場優勢,發展高性能RISC-V雲安全芯片和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產品

高性能RISC-V雲安全芯片:作為國內領先的雲安全芯片廠商,公司最新已完成設計和正在流片驗證的極高性能雲安全芯片CCP917T亦是基於自主 RISC-V 架構的 CRV7 多核處理器設計,將適用於人工智能、雲計算安全、網絡安全和運營商核心網應用。該芯片的主處理器CRV7AI,帶有四個CRV7微內核,並融合了神經網絡計算的AI協處理單元,可以適應更多高性能計算、高性能處理和人工智能推理等複雜應用場景;芯片帶有高性能安全引擎(SEC),支持 AES/SHA/RSA/ECC 等國際商用密碼,也支持SM2/SM3/SM4等國密算法,可以適用於各種對安全、性能和穩定性要求高的場合,具有較大的產品應用覆蓋麵。該芯片簽名驗簽性能預計達到100萬次/秒,加解密速度預計達到80Gbps,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低功耗RISC-V端安全芯片:智能穿戴、版權保護、ETC、燃氣表安全和直播星等物聯網應用場景裏,公司開發的基於RISC-V CRV0 CPU內核的CCM3310S-L、CCM3310S-LP安全芯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和出貨。上述兩款芯片基於公司自主RISC-V CPU內核研發,采用了40nm EFlash工藝設計,內置高安全防護機製,支持多種國際算法和國密算法,安全等級達到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檢測中心《安全芯片密碼檢測準則》第二級要求。另外,國芯科技使用CCM3310S-LP開發的Qi鑒權芯片已通過WPC(無線充電聯盟)審查,全資子公司天津國芯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為WPC的MCSP供應商,可為無線充電設備製造商提供包括芯片硬件、Qi固件、開發工具包(SDK)、Qi產品單元證書申請、證書預置等完整解決方案,以服務充電設備廠商實現Qi鑒權功能的快速集成和量產。

(3)基於“RISC-V CPU + AI NPU”雙“核”協同,發展汽車電子和工業控製MCU芯片產品

基於“RISC-V CPU + AI NPU”雙核方案,公司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製應用領域打造係列化新芯片產品。

汽車電子MCU芯片:公司結合了客戶產品應用需求、AI技術發展趨勢和自身CPU技術設計積澱,已啟動首顆基於RSIC-V架構的高性能車規MCU芯片CCFC3009PT的設計開發。CCFC3009PT是麵向汽車智能駕駛、跨域融合和智能底盤等領域應用而設計開發的高端域控MCU芯片,芯片適應汽車電子域控器的高算力、高速通信、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處理等應用場景。芯片采用高性能 RISC-V 多核架構,融合神經網絡計算的AI協處理單元,在主頻、功耗、麵積和性價比等綜合性能方麵或將具備行業先進水平,有望實現對目前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領域大量應用的英飛淩TC397和瑞薩U2A16芯片的國產化替代。

工業控製MCU芯片:公司基於RISC-V CPU 架構已推出兩款AI MCU芯片CCR4001S 與 CCR7002。CCR4001S是基於RISC-V指令架構CRV4H CPU核的端側AI芯片,內置NPU,專注於端側AI應用,主打低功耗與高性能的結合。CCR4001S通過使用“RISC-V CPU + AI NPU”的雙核方式,能夠應對工業電機控製和能耗優化、環境感知等複雜任務,為端側設備的智能化升級提供動力。CCR7002采用多芯片封裝技術集成了高性能SoC芯片子係統與AI芯片子係統,擁有豐富的接口資源、能夠同時處理複雜任務和深度學習算法,通過將計算和推理能力推向離數據源更近的位置,實現更快速、更安全的數據處理、異常檢測和預測性維護,在工業控製、能量控製、樓宇控製、智慧交通等領域等應用場景中有較大機會。

未來,公司將繼續基於“RISC-V CPU + AI NPU”雙“核”方案,不斷發展RISC-V CPU和AI NPU技術,立足於公司已有較好市場基礎的信創和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和工業控製兩大領域,積極開發新的芯片產品,滿足國內客戶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券商研報: